V2版本

三要素

乒乓球三要素: 速度(击球节奏), 力量(球速), 旋转

基础

反应力

  • 盯住球
    • 盯球要盯正手还是反手
      • 判断一定要果断, 身体迅速作出反应, 要不然速度上来了就跟不上了
    • 可以看比赛视频提前找到感觉
  • 重心压低一点

预备动作

  • 预备动作要退到奔球不被顶到;
    • 向前容易, 向后难

正反手转换

  • 打完每个球动作放在反手,留意正手
    • 正手有的是空间换时间来转换,而反手没有这么多空间

保存精力

  • 稳定脑袋, 头像云台一样
    • 有利于盯球, 节省精力
  • 重心不要上下起伏

保护身体

  • 屁股大腿后侧用力, 减少膝盖压力

理论实践

  • 要记住的是感觉
    • 文字仅仅是用来找到感觉的, 找到感觉就不用文字了

正手

重心

  • 正手不能把重心放在左脚, 放中间即可
    • 放在右腿容易过度压迫右膝盖

找点

  • 左手抬起来平衡身体
  • 注意引拍时间
    • 拉球多等一会
    • 摆速不用等
  • 正手屁股先往后顶的同时,脚步找点
    • 侧身位的话, 先动脚步会比较快, 但同样先转屁股也是可以的, 只不过球会顶到, 这是可以多等一会

腰跨力量

  • 正手把屁股往左旋, 而且要旋到尽头
    • 这样自然就会将重心放在右腿上
  • 要有蓄力的感觉
    • 即有别住的感觉, 只要一松懈, 就往回弹
  • 正手不要光用下半身, 不动手, 要把跨的力量传递到手上
    • 感觉就是击球瞬间,手要绷紧
    • 正手要有制动
  • 不要拉大臂
    • 拉下旋只要拉小臂就行了

收效甚微的观点

  • 正手重心始终保持在右腿
    • 切忌不要放在左脚
  • 正手要把膝盖顶出去(把重心顶到左脚), 锁住腰
    • 把球往左包住
    • 不要单纯顶胯
    • 膝盖顶出去的幅度影响还原速度, 注意按情况抉择
  • 正手动作要小, 争取正手放在那一挡就能防一个弧线回去
  • 正手要蹦着走

V1版本

1. 正手攻球:

1. 动作框架:

  1. 重心一定向前,不要压在屁股 重心先在左脚找位置 先找到球位置后重心压在右脚,左膝盖顶出去,然后把右膝盖顶出去,左膝盖收回来

2. 正手的启动:

  1. 找击球位置时靠的是预判和身体的转动和下沉

3. 正手感觉点:

  1. 身体绷紧,以达到随时正手快带
    1. 原因:
      1. 因为根据个人情况,正手太慢了,需要减小动作
    2. 详细:
      1. 弹簧手
      2. 小幅度蹦紧腰
      3. 快速点地
      4. 深握
        1. 保证得到更强的反馈
  2. 手臂平面不要大幅度翻动
  3. 拍面打开, 但是肘关节不能动
    1. 目的是使正手有撞击的感觉
      1. 越是缺乏撞击, 就越要张开小臂, 但是能不动小臂就不动小臂

4. 反手转正手

  1. 反手的时候时刻留意正手来球
    1. 一旦确定正手来球,先动腰再动手
      1. 根据自身习惯,为了纠正,转腰的同时应该先维持着反手的手部动作,再动手

2. 打球习惯:

  1. 准备时把版型压低防快速的长球,注意盯住短球
  2. 打乒乓球一定要预判,每次击球完毕都要预判
  3. 正常打正手的时候要记住一定不要翻手腕,要保证对面看不到反手板面,就是要把正手板面一直亮向对面

3. 正手拉球:

  1. 在远台时正手放低再击球,因为球在下降期
  2. 拉球发力时一定要有制动,击球时手臂不能松
  3. 拉半出台球身体跟住球压低倾斜,且一定要把小臂摆起来并且制动
  4. 正手求稳的话就不要正面撞击球,而是在侧面包住球

4. 摆短:

  1. 正手短球后还原时膝盖一定要有弹性,切忌不能左脚不动走回来,乒乓球一定不能走
  2. 正手摆短或搓球时不要摆大臂,而是摆小臂和转手腕

5. 搓球:

1. 搓球也要预判:

  1. 预判旋转
    1. 搓球时要先判断对面的旋转,然后要借助球的旋转,就是要去根据旋转搓球的不同部位
  2. 预判弧线和落点

6. 节奏:

1. 击球空间:

击球空间就是指挥拍开始到击球之间的距离 想要快,则击球空间就小一些 想要力量,则击球空间就大一些

所以对击球空间的掌握也是预判的目的

2. 预判:

2.1. 预判的对象:

  1. 乒乓球路径
    1. 要切记乒乓球运动是抛物线
  2. 乒乓球落点
    1. 这样才能抓上升期

2.2. 预判的动作

  1. 预判的同时要调整脚下,保证击球空间

7. 步伐:

1. 向后的步伐:

先出左脚,再出右脚

2. 正反手转换的步伐

步伐可与粗略分为两个阶段

  1. 第一阶段,用脚蹬地,这时候地面先会给身体一个反作用力,这时候是身体最轻盈的时候,也是最好移动的时候
  2. 第二阶段,蹬地之后,重心会会落下来,这时后身体移动处于失控状态,非常难以移动重心 想要迅速的正反手转换,就要找到来球的节奏 想要找到节奏就要预判来球 预判的时候,不是干等,先移动到预判的位置 但是要确保在对方击球瞬间身体不要处于失控状态(即步伐的第二阶段) 在对方击球的一瞬间,进入步伐的第一阶段,处于非常短暂的蓄力阶段 一旦确认来球方向后,释放腿部的蓄力,借助步伐的第一阶段蹬地的反作用力,移动身体重心到来球位置

2.1. 总结:

发球/击球过后立马跟上对手击球的节奏,然后在对手击球的时候蹬地 最终表现出来的是对手每打一次球,自己就跟着小跳一下